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汉代周亚夫:封侯拜相却最终饿死的将军

汉代周亚夫:封侯拜相却最终饿死的将军

2011-2-11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文史天地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细柳阅兵 一举成名

  周亚夫虽然获得了侯爵,但还是担任河内太守的官职。汉文帝后元六年(公元前158年),匈奴骑兵大举进犯汉朝边境,兵锋所指威胁到京城长安。为了增强京师的防御力量,汉文帝调集重兵驻扎在长安周围,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驻扎霸上(今陕西西安市东),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(今陕西咸阳东北),周亚夫也被任命为将军,驻地在细柳(今陕西咸阳西南)。应该指出,周亚夫原来的任所河内郡并不是汉朝的边境,应当不是什么军事重镇,周亚夫能获得如此重要的任命,可见他的军事才能早已名声在外。

  尽管做了周密的布置,汉文帝还是不能完全放心,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视察这些驻扎在京师附近的军队。皇帝出行自然非同小可,随行大臣和护卫部队加起来就是浩浩荡荡的一行。这行人来到霸上和棘门,那里的军队一听说皇帝亲临,马上大开营寨迎接,皇帝的护从车马长驱直入中军营帐,驻守将军亲自率领手下大大小小的将官迎来送往,好不热闹。汉文帝见了这种情形,表面虽不动声色,心里却不免直犯嘀咕。

  视察完这两处,汉文帝一行又前往周亚夫驻守的细柳营,远远看见细柳营内各官兵异常警觉,个个身披铠甲,刀剑出鞘,更有弓箭手弯弓搭箭,箭头直接指向来到军营门口的这一行人众。皇帝的卫队自然有几分与职俱来的傲气,先到的卫队长官一到营门就想直驱而入,但是细柳营官兵那拉满的弓箭、警惕的眼神、寒光闪闪的刀锋使他不得不止步于军营门前。卫队长官压下心头不快,高声对门口的士兵喊话:你们赶快打开营门,我们是皇帝的卫队,皇帝马上就要到了。细柳营的看门官兵根本不吃他这一套,回答道:我们将军有令,军营之中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命令,没听说还要听奉皇帝的诏令。就这样硬生生地把这些护卫部队拦在军营门外。僵持了一会儿,汉文帝亲自来到了军营门口,看门士兵还是不肯放行。汉文帝拿出皇帝的符节,派一个使节前去接洽,使节对周亚夫说:真的是皇帝亲自来了,要检阅你的部队。周亚夫这才下令打开营门。细柳营的值守将官告诉皇帝的卫队:将军有规定,军营之内不能纵马驱驰。汉文帝听了,下令护卫车从遵照约束,缓缓而行。一直来到中军营帐,周亚夫才亲自出来迎接,他见到皇帝的御辇,并不下跪,依然是兵器在手,躬身施礼说:臣下甲胄在身,不便行跪拜的大礼,请皇上批准我以军礼参拜。汉文帝听了大为震动,“改容式车”(以示礼敬),派人告诉周亚夫说:皇帝敬劳将军。仪式完毕后就离开了。

  汉文帝一行出了细柳营,随行的大臣还沉浸在对周亚夫接驾表现的惊讶之中。汉文帝赞叹不已,对大家说: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!刚才我们视察霸上、棘门,那里的军营简直就像儿童游戏的场所,一旦遇袭,他们的将领都可能轻易被敌人俘获,而周亚夫的军营,敌人可以冒犯吗?

  细柳营阅兵的故事被史家以传神的笔墨大书特书,后人对此也咏叹不已,因为它充分展现了周亚夫的治军才能和个性。按照前面的推断,周亚夫此前并没有担任过重要军职,由此可知细柳营的官兵并不是他长期训练的结果,能在短期之内把一支部队训练得如此纪律严明,充分展现了周亚夫的军事才干。至于以什么礼节参见皇帝,很显然行跪拜礼节也是完全可行的,可能周亚夫认为军营之内不需要讲究繁文缛节,于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了,并不去详细考虑皇帝的感受,这是他直来直去军人性格的体现。这种性格在特定时候、针对特定对象是可以的,但这却也是造成后来周亚夫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。

  过了月余,敌警解除,这三处的驻军都被解散,汉文帝十分欣赏周亚夫的才干,任命他担任了中尉(职责是徼巡京师)。到了临终的时候,汉文帝还特意嘱咐自己的太子:将来如果国家发生重大变故,你可以放心地把军队交给周亚夫指挥,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真正将军。
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周亚夫